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设计的教案需设置启发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能体现教师教学思路和创新点的书面计划,往往是经过多次修改的优质教案,​,下面是69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假分数和整数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掌握它们互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出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出示几道口算题,明确分数的意义,为下面整数化假分数作铺垫.

1.口算.

0.45÷15;1.53-0.7;0.4×0.8;

4.8×0.02;0.3÷1.5

2.口答.

(1)各表示什么意义?

(2)2个是几分之几?

5个是几分之几?

12个是几分之几?

二、整数化假分数

1.提出“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解答的过程.

师: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学生思考,自主尝试,然后教师在标有1、2、3、4、5的直线上表示出来.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里面有3个,是,2里面有(2×3)个,是。

……

2.

教师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结论.

师: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师:以指定的分母作分母,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3.练一练

熟练掌握转化方法。

(1)把2、4、7分别化成分母是3、2、3的假分数;

(2)把3、4、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师引导学生:整数(0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

三、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1.出示例题

教师出示例题,师生一起解决.

指导学生写出假分数和带分数,再让学生观察,讨论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应的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学习.

问题: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图片:例题二)

师生一起解决.

师: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2.假分数化带分数

1.师: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2.练习:把、、化成带分数。

方法: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

3.带分数化假分数

师:怎样把、、化成假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方法:用带分数的分母乘以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所得的积再加上分子即得假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母与带分数的分母相同。

4.试一试

列出式子,让学生解答.

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生:=15÷7=2……1

=24÷8=3

……

四、练一练

让学生自行练习.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自己完成,再全班交流.

第3题,是试一试的变式练习.指导学生弄懂题目要求,再自己涂色.

板书设计: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b、比直角大的是()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4、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5、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二、自主先学

出示例6和导学单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

2.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五、质疑拓展

问: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答。②d=c r=c 2

六、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上第6题

各自填表,说说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3.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 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先求出花圃的周长,再求出种的棵数。

6.作业:练习十四第8、10题。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 ÷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4 ÷42 ÷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5=(元) ÷6=(元)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则言作文精选5篇

问五年级的作文精选6篇

小学森五年级作文精选5篇

五年级国庆作文精选6篇

2023五年级好作文精选8篇

五年级上优秀作文精选7篇

200在五年级作文精选8篇

写老师五年级作文精选8篇

年小学五年级作文精选8篇

青岛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