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精细规划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教案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确保学生的学习不走偏路,下面是69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2、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探究活动
1、感知9的形成。出示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二、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三、评议活动
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发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开启百宝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寻找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寻找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喜羊羊导入活动,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9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9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成功体验。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2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圆片5个,圆片从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活动准备】
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师:宝贝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数这么多的数字啦!今天呀我们有六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哪些宝宝呢?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这一环节提供的实物并不是单一的品种,大小不同,直观上并不能很快判断数量多少,必须经过一一的数出来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在游戏室事先准备好六个大圆圈,并且都有数字标示(物体表示的1—6)教师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小朋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该数字代表的圆圈里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6以内的数,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
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4. 游戏:跳田。
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活动反思:
本次课件直观的'声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连贯,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对数字比较敏感,加之19数字刚学完,为了让幼儿认识数字0,于是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0的外部特征,能够正确认读。
2、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提高对数的抽象的理解。
3、感知数字游戏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0
难点:理解数字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数字卡09、糖果(装在小袋里)、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
说谜语,教师出示数字卡0,幼儿传递触摸。
二、集体活动
(感官感知)请幼儿正确认读数字,可以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速度练读。
(游戏体验)
教师将0~9的数字卡倒扣,请10名幼儿任意抽取一张后,按照数字到教室去相应的`物体回来,将取回的物体与数字卡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点数是几个。
教师问抽到0的幼儿:你去了几个东西?为什么你没有取?引导幼儿理解0是没有的意思。
三、探索操作
请幼儿每人取10块积木摆成一列火车,依次在上面摆上数字并念出数字,教师要提问:如果要按数字往火车上装糖果,每节车厢应装几个糖果?那节车厢不用装糖果?为什么?
四、0在哪里
请幼儿在各种生活用品上找0。如秒表、体重秤、记分牌等,说说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
五、组织幼儿讨论:0还有什么用处?没有0可以吗?
活动延伸:
将0贴在教室里,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随时认读。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高,师幼配合较好,大多数幼儿理解了数字0的实际意义,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第三个环节探索操作中,我对幼儿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有个别幼儿操作出现了失误,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体验环节中多设计游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
中班数学青团教案及反思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