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个教案都应为后续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成链条,一份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与目标导向,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

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教学反思:

多少,设计,北师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教师、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声音,猜谜语。

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好吗?师读: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钟表。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时间,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它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组成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2、学生汇报

①有1~12个数字,并且这12个数字从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长针叫分针细而长,短针叫时针短而粗。

3、教师实物演示:

①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让学生按顺序数一数);

②钟面上有一根短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③有一根长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

(三)、认识整时。

你知道分针与时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下面我们来认识时间

(1)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书上91页最上面的钟表,谁知道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你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的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四)、巩固练习: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第五单元分类

课题:分类(单一标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

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观察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察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

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

三、全课总结

课题:分类(不同的标准)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

的建议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

(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

(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

(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

(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

(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

看法和建议吗?

(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

(5)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

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

(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

(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五、布置课外活动

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1教学目标

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2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过了1~9的数的认识和数的组成,而10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进位加法中的“凑十”特别重要。

3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10的组成,熟练“凑十”

难点:

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0的认识

从1数到9.

出示课件,上面一共有几个数从左数第4个数是几,从右数它排第几其中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数是几

活动2【讲授】学一学

(一)认识10.

1、看一看。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图上有几个学生用数字几表示加上1个老师用几表示图上数量是10的事物还有什么

3、摆一摆用小棒表示10。出示小棒图,9根小棒添上1是几

4、认一认和同桌一起认一认直尺上的数字顺序,看着尺子你都知道些什么

5、比一比你会比较9和10的大小吗9○□10○□

(二)学习10的组成

1、分一分拿出10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说一说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分法是怎样的

3、填一填把自己的分法写在60页。

4、想一想看到自己写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学习10的写法看看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先看老师范写10,再自己写一写。

活动3【练习】练一练

教材60页“做一做”

活动4【测试】查一查

1、完成课件上连一连和填一填;

2、完成62页练习十三1—3题。

活动5【活动】总结收获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几和几凑成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1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且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号列车去乡下奶奶家,来算一算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图列式 ppt出示喂鸡图

同学们你们看小明正帮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几只鸡出示动态小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试着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说出来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板书5+2=7

请你们再看黑板,说说又看到了什么又来了1只小鸡,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有7只了,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怎么列式计算

师板书7+1=8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来一碗米,请同学们继续看(ppt出示动态图)谁能用“原来···来了···又来了···”完整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5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a生说出题意 b你能像他这样说一遍吗c同学们齐读题意

2、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你会列式吗

板书5+2+1

3、对比刚才我们同样是求 一共有几只小鸡第一种方法是我们熟悉的,用了两次加法计算,第二种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哪儿不相同

4、师小结我们原来学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要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个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可以叫它连加(板书连加)

5、认识了连加,跟老师一起读算式5加2再加1

6、这个算式当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这里有3个数字,应该先算谁和谁再算谁和谁呢

8、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1、导学案出示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分组比赛

7+2+1 = 3+0+5 =

2、生活当中有许多连加的例子,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原来···来了···又来了···”说句话吗

2、同桌合作摆一摆,一人摆,一人列式计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笔,摆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据摆好的图,列出算式并且计算

3、导学案出示 燕子图 看懂题意再列式计算

4、编写连加算式

活动4【作业】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活动5【导入】拓展延伸

1、多个数连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浙美版一上美术教案8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教案5篇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5篇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及反思5篇

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