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蒜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思维和感情的交融,是内心世界的表达,心得体会记录是一个对自身进化的见证,它赋予我们强大的信念,让我们在未来的征程上敢于冒险,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大蒜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8篇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1

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我在干什么?对了,是种大蒜!

6月1日星期一晴

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6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6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6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6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6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6月1日星期一晴

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2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由于大蒜常常会因为发病症状表现的不同,不能及时、正确的识别与防治,从而导致发病严重,造成较大损失,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大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吧!

一、大蒜白腐病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生长期间最容易发生的病害之一,各大蒜栽培地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春季发生最为严重,病株率达10%—20%,严重的地块达35%左右。

症状:大蒜白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变黑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地下部多从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病部先呈湿润状,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大蒜白腐病田间发病症状

防治方法:(1)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2)发现病株及时挖除,最好掌握在形成菌核前进行;(3)播种前用蒜重的0.5~1%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给蒜种包衣后再播种。(4)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洒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25%啶菌恶唑乳油1000倍液灌淋根茎。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二、大蒜疫病

疫病是大蒜的重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夏季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可减产30%~40%,除为害大蒜外,还可为害葱、洋葱、茄子和番茄等作物。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或整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花茎染病 亦呈水渍状腐烂,致全株枯死。

大蒜疫病田间发病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叶尖或半个叶片失水干枯。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2)发病地2~3年内不要种植葱蒜类蔬菜,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3)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少施氮肥,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可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蒜薹。叶片受害多始于叶尖,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发展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向下发展,致病叶上半部枯死。潮湿时,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蒜薹被害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不抽薹。

大蒜叶枯病为害叶片症状

防治方法:(1)播前药剂拌种。蒜头剥开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用量为蒜头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2)对病残株要及时清理,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增强植株抗病力。(4)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四、大蒜细菌性软腐病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雨水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甚至整株枯死,直接影响产量。

症状: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以后逐渐向上扩展,使全株枯黄或死亡。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

防治方法:(1)收获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3)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氧氯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五、大蒜病毒病

大蒜病毒病也称大蒜花叶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对大蒜危害性最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害。是造成大蒜退化的主要原因。

大蒜病毒病,病株表现不同程度矮化。

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表现症状。其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呈现明显的黄色褪绿条斑,其长短不一。病株表现不同程度矮化,生长纤细而瘦弱,叶片蜡质减少或消失,失去光泽。重病株叶片呈半卷曲状,有的上下叶片捻合在一起卷曲呈筒状,致使心叶无法抽出。重病株一般不能抽薹,即使抽薹,蒜薹上也呈现明显的褪绿斑。病株根系一般发育较差,根短而少,蒜头明显变小。

防治方法:(1)选择抗(耐)病良种,重视良种提纯复壮,杜绝或减少病害来源,大力推广脱毒大蒜。(2)对种子田进行严格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减少毒源。(3)避免与葱类、韭菜等葱属作物连(邻)作。(4)加强田间管理,重点是肥水管理和中耕除草。(5)挂银灰膜条避蚜防病。(6)有条件的地方应用营养和生殖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取脱毒苗,建立三级蒜种田。无条件的地方也应从无病或轻病区引种,并严格精选,剔除可疑蒜种。(7)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或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液,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视病情10天1次,视病情连防2~3次。

六、大蒜锈病

大蒜锈病是大蒜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葱、香葱、洋葱等。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疱斑密布,直接影响蒜叶产量与品质,间接影响蒜头的产量。

大蒜锈病为害叶片症状

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状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后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出表皮下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1)适时晚播,合理施肥,减少灌水次数,杜绝大水漫灌。(2)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喷药预防。(3)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防1次或2次。

七、大蒜紫斑病

大蒜紫斑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植株早衰,产量降低。

症状: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染病的鳞茎颈部变为深黄色或红褐色软腐状。

大蒜紫斑病为害叶片症状

防治方法:(1)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寄主抗病力。(2)实行2年以上轮作。(3)选用无病种子,必要时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4)发病初期喷洒25%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5%啶氧菌酯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

八、大蒜灰叶斑病

大蒜灰叶斑病分布于大蒜各主产区,以3-5月降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生重,常年发病株率在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30%左右,该类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枯死,发生严重时造成蒜株整株枯死。

症状:大蒜灰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长椭圆形,初呈淡揭色,后变灰白色,叶两面病斑生微细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严重时病斑汇合,致使叶片局部枯死。

大蒜灰叶斑病,病斑长椭圆形,初呈淡揭色,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2)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生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九、大蒜灰霉病

大蒜灰霉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大田发病株率可达50%-90%,常造成减产。

症状:主要为害蒜叶和蒜薹。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成白色至浅灰褐色斑点,叶尖向叶基发展。病斑扩大后成梭形或椭圆形,后期病斑愈合成长条形,叶面生稀疏灰色至灰褐色绒毛状霉层,由上部老叶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造成叶鞘甚至蒜头腐烂,后干枯成灰白色,病部有灰霉及黑色坚硬菌核。

大蒜灰霉病叶片为害症状,叶尖开始。病斑扩大后成梭形或椭圆形,后期病斑愈合成长条形。

防治方法:(1)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风量要据大蒜长势确定,外温低,通风要小或延迟,严防扫地风。(2)露地大蒜发病初期喷洒5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烟酰胺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3)棚室栽培大蒜也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在发病始期开始施用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或15%腐霉利(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667m2 250克熏1夜,隔7~8天1次,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667m2 l kg,隔9天1次,视病情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十、大蒜菌核病

大蒜菌核病是大蒜上的重要病害,分布普遍,为害严重。为害后致鳞茎萎缩,影响产量和质量。

症状:主要为害大蒜假茎基部和鳞茎,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后来病斑变暗色或灰白色,溃疡腐烂,并发出强烈的蒜臭味。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毛状的菌丝。大蒜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萎蔫,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

大蒜菌核病为害茎基部症状,病斑变暗色或灰白色,溃疡腐烂,并发出强烈的蒜臭味。

防治方法:

(1)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取健康无病的大蒜留种。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2)收获时清除大蒜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 (3)播种时,选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3%对水适量均匀喷布种子,闷种5小时,晾干后播种。(4)田间发现病情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前期,可采用3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6%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3%戌唑醇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水喷雾,施药时重喷茎基部,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十一、大蒜根结线虫病

大蒜根结线虫病又称鳞球茎茎线虫,是极具毁灭性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在严重侵染时,引起大蒜产量损失通常都高达60%~80%。

症状:大蒜根结线虫主要为害根部,须根或侧根染病后产生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地上部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黄枯,植株矮小发病严重时枯死。

大蒜根结线虫为害根部症状,须根或侧根染病后产生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

防治方法:(1)与水稻进行2—3年的轮作,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2)土壤处理。在整地时可以撒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3—4kg/亩,或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5—7kg/亩、或35%威百亩水剂4—6kg/亩、或10%噻唑磷颗粒剂2—5kg/亩等药剂,施药后混土。(3)在生长期发现线虫为害,可以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40%灭线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60ml,也可以结合灌水冲施。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3

9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样观察的作业,我选择了观察植物。放学了,我和妈妈把大蒜拿来了。首先,我们要把大蒜的皮剥开,帮蒜妈妈把蒜宝宝一个个分开,再把土挖开,把蒜宝宝们放进棕色的床上,帮他们盖上一层层厚厚的被子,让它们在这里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9月27日 星期五

小宝宝们已经睡了一天了,我要去看看它们有没有起床我来到它们的床前,呀,它们有的可真是个勤劳的宝宝,每个蒜宝宝头上都长出个很小的苗,好像知道了我急切的心情,又好像对人间充满了好奇,都探出了小脑袋。有的还是个小懒虫,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呢。又好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把土弄破,只想看看周围的景象,不肯探出头来。看来,那些小懒虫和那些害羞的小姑娘要向勤劳的宝宝学习了!

9月28日 星期六

小宝宝又长大一天了。那些小懒虫和害羞的小姑娘似乎听见了我说的话,都使劲地长了出来。那些勤劳的宝宝就更勤劳了,长了一厘米左右。可是它们又变成了爱臭美的小女孩,穿上了浅绿色的衣服,好像要去选美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9月29日 星期日

蒜宝宝又长高了。从叶片中又伸出了个小脑袋,像个蜻蜓停在了蒜宝宝头上,好像被绿得均匀、可爱、新鲜的蒜宝宝吸引住了,都飞了过来。看到这画面,我不禁吟诵到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其他蒜宝宝却没有变化。

9月30日 星期??

蒜宝宝又在成长了。我来到他们跟前,仔细地观察。啊,小懒虫、害羞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都长了出来了。这时勤劳的宝宝的头上变得白了。

10月1日 星期二

蒜宝宝也已经长得差不多长了,它们互相交叉拥抱,形状像海藻。蒜苗的颜色有深绿、嫩绿、浅黄。但不管是深绿、嫩绿还是浅黄,都非常好看,让人百看不厌。

阳光、空气、土壤使蒜宝宝们快快长大,我们也要在家长、老师的呵护下天天向上、好好学习、茁壮成长。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4

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张老师带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种大蒜。

上课铃响了,张老师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教室,高兴地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来种大蒜,大家是不是等不及了?”“是—”我们征着嗓子答道。张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种大蒜:先准备好花盆、大蒜、水,再把大蒜的“衣服”脱掉,把大蒜放在花盆里,最好挤得满满的,好让大蒜笔直地站在那里,保持优美的姿态。

张老师开始给我们示范了,她先向我们借了一个翠绿色的、上面雕着“双龙闹春”字眼的花盆,又拿了五六头大蒜,剥了皮,这时的大蒜就像一个个小包子。可种着种着,同学们又提出问题来了,要是大蒜缺水了,我们又都不在家,总不能让大蒜渴死吧。老师说:“同学们要是要出远门的话,可以在大蒜的旁边或者下面塞一些棉花,让棉花把水吸一大部分,等大蒜渴了,再一点一点地把水喂给它。”

看着张老师的示范,我们都急不可待,禁不住也摸了摸自己带来的大蒜。终于轮到我们开始种大蒜了,我早早地从家里带来了火龙果的皮,把它放在花盆里,这样既美观,又有营养。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带的“花盆”漏水了,我很沮丧,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的大蒜和林子涵的花盆组合在一起了,在透明的小圆盆里一只“蒜大王”

坐在一个紫色的水晶宝座上,旁边还有两个“卫兵”在护卫它。

种完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每一裸大蒜。同学们都说我和林子涵的最好看,而且花盆里的水被火龙果皮染得像紫色的水晶一样。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5

半个月前,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大蒜,把蒜瓣一个一个扒开,用牙签把它们串成一排排的,再整整齐齐摆到装有水的盒子里。它们发出芽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好期待啊!

过了差不多一天,就长出了像胡须一样的根,可爱极了!我摸了摸根,感觉有点扎手。

第三天,绿色的小芽基本上萌出了。最高的已经窜出5厘米了,最矮的还不足1厘米,只是有一颗蒜仍然没发芽,好奇怪啊!妈妈说它的皮太厚了,得再使点劲,芽才能钻出来。我盼着它快点长出来。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蒜苗长高了多少。到了第八天,蒜苗已经长得很高了,看起来葱葱郁郁。大部分蒜苗都分了三个叉,我忍不住吃了一口,哇!好辣!

今天是第十四天了,蒜苗长得又高又壮。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根,已经很长很长了,相互缠绕在一起,看上去像厚厚的坐垫一般,白色的'蒜瓣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晚上,爸爸用我种的蒜苗做了一道蒜苗煎鸡蛋,吃着我亲手种的蒜苗,格外的香。

通过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我发现蒜先长出根,再长芽。而且,根又密又长的蒜苗一定又高又壮;反之,根又稀又短的,一定又矮又细。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6

20__年9月2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种大蒜。我先找了一个小花盆,然后我和妈妈拿着锄头在小区的树底下挖了一盆土,挖完土我们就上楼了。我们在厨房里找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蒜头。这个蒜头就像没开花的花骨朵。我先拿起小锄头翻土,翻完后,妈妈掰了两瓣蒜瓣。这两瓣蒜瓣弯弯的,像月亮。然后妈妈把圆圆的一头插进土里露出一点小尾巴,我也照着妈妈一样做。最后给大蒜浇上些水,盖上些草就好了。不过草要少盖些,以免大蒜呼吸不畅。

20__年10月4日 星期五 晴

日思夜想,转眼间期待已久的大蒜终于长芽了。

我的花盆里有两颗大蒜。它们都长出了嫩嫩的黄绿色的小芽,其中一颗大蒜的芽长得弱小无力,另一颗长得高大威猛。它们面对面站着,好像在比赛谁长的高似的,真可爱!

20__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晴

这几天我天天给大蒜浇水 ,大蒜的小芽已经长成了两片长长的叶子,叶片两边是朝里凹进去的,叶子一长一短,像刚离开妈妈的小雏鸟娇滴滴的,颜色也变成了浅绿色的。两片叶子中间有一片又瘦又小的芽正在往上冒,就像舌头一样。

我多么希望我的大蒜快点长高啊!

20__年10月13日星期日 晴

今天我去阳台看我的大蒜,突然发现大蒜不仅长高了,好多还长出了好多叶子,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大蒜现在已经长了大约25厘米了,它的叶子弯了起来,就像驼背的老奶奶。颜色逐渐变成了草绿色的,只有叶子的顶端还是浅绿色的。妈妈说再过段时间大蒜就成熟啦!

20__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晴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大蒜也成熟了,大蒜最长的大约30厘米,短的也有十几厘米。大蒜的叶子都变成了深绿色的,它们有的朝东有的朝西,有的朝南有的朝北。我拔了几根大蒜,大蒜的根成须状,颜色雪白雪白的,像金针菇。

晚上,妈妈炒了一盘大蒜炒肉,菜还没上桌我就闻到了大蒜的香味,真香啊!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真是美味!

经过这半个多月照顾大蒜的过程,我深深的体会到爷爷奶奶种菜的辛苦。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7

星期五,老师说:“下周我们要学习第二单元了,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中的发现’,为了增强你们的观察能力,我们需要种大蒜。”听了这个消息,我很兴奋也很好奇。

一回到家,我就在厨房里找了几瓣蒜,发现它们已经开始长出蒜苗了,嫩绿的叶片已经超过整个蒜的尾部约两厘米了。蒜瓣的表面已经皱了,用手一摸,能感觉到里面好像有核。然后又在家里的每 一个地方找透明的瓶子,可是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瓶子,我的心里实在是太着急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家里翻个底朝天。“咦,这有一个,总算找到了!”我高兴地说。连晚饭都顾不得吃就开始 工作了,为了不让小蒜长歪了,我把它们用线一个个串了起来,然后把装满水的瓶子放在我的面前,小心翼翼地把串好的蒜瓣放进了瓶子里,真希望明天有让我吃惊的发现。

第二天,我一睁开眼就去看我的小蒜,从上面看,蒜苗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多长出了一片新叶,蒜苗的叶端向上弯曲着,嫩绿的叶身,嫩黄的叶尖,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向上长着。只见它 们乖乖地站在水里,一个挨着一个,排得很整齐。在往水里仔细一瞧,哟!下面的蒜头上已经冒出了一点点的小白芽,聚拢在每个蒜头的周围。原来是开始生根了!太令我感到意外了,这家伙在水里竟 然也能生长,今天我太高兴了!

第三天,一起床我就先去看我那可爱的小蒜苗。哇!好像蒜苗又长长了点,我赶快拿尺子一量,最长的竟然长出了一厘米!只见蒜苗最外面的叶片脱离了主干,开始向外生长。还有几瓣蒜上的蒜苗 抱成一团一起生长,没有分开。这次,我倒要看看,这两类蒜苗究竟哪类长得更快一些。在往下一看,嘿!蒜根长得也很欢,昨天的小白芽今天是彻底崭露头角了!密密的聚在一起,好像比赛似的看谁 喝的水多。太惊奇了,没想到一颗小小的蒜苗竟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我很期待明天的发现!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篇8

说起大蒜,可不,我家里就种着它呢!

我先找来一个花盆,装满泥土,然后撒上些大蒜头在土中,最后浇些水,放在阳光下,不一会儿,种植的部分就算完成了,后面的日子里,要的就是精心呵护它。

种后第一天,我急匆匆地跑到阳台那儿,可让我看到的只是一片空荡荡的泥土,第二、第三天,我去看它时仍是一无所获,这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第四天,我怀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看它时,我差点高兴到尖叫,蒜头发芽了!他们探出自己的头来,观察四周的动静,蒜头的新苗饱胀极了,仿佛快要破裂开似的。

第五天,我家种的蒜苗全都破土而出啦!它们好像在比谁长得更高,都争先恐后地冲出泥土,一个劲儿地向上长,谁也不让谁。

又过了一天,我再去看大蒜时,他们竟已长出了新叶,像春天长出的绿叶,放眼望去仿佛我置身在一个碧绿的世界。

时间来到了第八天,哦,长得可真快呀!蒜苗差不多已经十来厘米了,而且,这时长出的叶成了一个“y”形,奇怪而有趣。今天我的蒜苗越长越高,都快15厘米了。

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让我觉得既惊喜又快乐,也使我认识到,要多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它们都蕴含着许多的奥秘。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切大蒜作文模板5篇

切大蒜作文6篇

保险的体会跟心得体会优秀8篇

保险的体会跟心得体会8篇

做新时代青年梦的心得体会8篇

写故事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写故事的心得体会参考8篇

写故事的心得体会8篇

在微生物室的心得体会8篇

清明节献英烈的心得体会8篇

种大蒜的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