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的重要工具,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的情感。
3。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活动对象:
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
5月1日到5月31日。
活动主要负责人:
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以劳动为的儿歌、故事,在活动中让幼儿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劳动实践篇
(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2。每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二)中班—我是快乐的小帮手
1。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如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等。
2。各班每天选出小值日生,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如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
3。各班每周评选出一名“值日之星”。
(三)大班—家务劳动小能手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艰辛之后,让幼儿想一想如何去帮助爸爸妈妈,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订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让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发记录表)
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
三、活动展示篇
“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大班:上学准备。(整理书包)
四、活动总结篇
各班在每周评选出的劳动之星中推选2到3名幼儿参选幼儿园的“劳动小能手”评选,给“劳动小能手”获得者发劳动奖章进行鼓励。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5)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自己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要老实承认。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知了教师出示知了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时候?
你们知道知了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靠吸食树的汁液为生,是一种害虫,但是它的壳却可以用来做药!
2、学习儿歌《知了先生》。
教师朗诵儿歌《知了先生》,幼儿欣赏。
提问帮助理解:知了先生坐在柳树上说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了先生回答对了小牛的.问题了吗?它真的是世界上一切都知道吗?
如果别人问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你怎么回答?
3、幼儿学念儿歌。
改编儿歌,将儿歌改编成故事,并续编结尾。
活动延续:
手工"知了"儿歌:《知了先生》。
河边柳树绿油油,知了先生坐上头。
知了、知了,高声叫,世上一切我知道。
小牛走来问知了,秋天何时才能到?
"知了、知了,我知道!春天过完秋来到。"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保护和爱护的感情。
2、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的现状,知道垃圾污染日益严重。
3、能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纸箱,废旧卷纸筒,蜡笔,胶水,碎纸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小猫钓鱼
1、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
2、请幼儿自由拿取各种纸板,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你摸到、看到的纸板是什么形状的?可以拿来做什么?
二、制作小鱼
1、老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纸板,幼儿可以拿剪好的小鱼自主的选择材料进行装饰,也可以选择自己尝试剪一剪,画一画小鱼,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盒,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纸盒做成的?纸盒可以做什么?幼儿不要乱丢弃纸盒,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增强环保意识。
三、给小鱼做装饰。
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给小鱼进行装饰。可以用颜料给纸盒涂涂色,用美工区的`材料撕一撕,贴一贴,最后用扭扭棒穿过小鱼的嘴,做成一个圈圈,可以让小钩子穿过。
四、小猫钓鱼场
将自己做的小鱼放到“水池”,与同伴一起玩一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1.通过互相介绍家庭成员的情况,增近小朋友之间的个人情况了解。
2.认识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家居生活,产生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准备:
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教师准备一块展板或教室墙壁一角小房子数座。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观察展板或墙饰一角带有空白窗户的几座小房子。告诉幼儿,这是新建的房子还未有人入住。询问幼儿是否乐于让全家住进来?
2.入住新房、布置墙饰。请幼儿按小组为单位,每组幼儿将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布置好后,互相欣赏。
3.教师请新住户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增近相互间了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组为单位,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准?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么事情?
4.结束时,教师把座座小房子布置在准备开设的娃娃家的墙壁上方,告诉幼儿刚才大家通过介绍互相作了家庭情况的初步了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观察家人的劳动和家居生活,在即将开设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他们。
社会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