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我们的作文可以更加完善和出色, ,出色的作文是一种用文字记录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蒙古文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蒙古文作文篇1
从前,有一个白家庄,这里有一个村民,他的生活特别拮据,再加上好逸恶劳,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他整天为吃穿发愁。
有一天,他心生邪念,想去邻居家偷点东西来吃。
深夜,他迅速翻过邻居墙壁,小心翼翼地走进邻居家。
突然,他借着皎洁的月光发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母鸭。它全身的毛雪白雪白的,羽毛极其柔软。他眼前一亮,一把就抓在了手里,然后迅速翻过院墙,跑回了家中。
他趁着夜色,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狠狠地向鸭脖子砍下去。只见“血光四溅”,他又迅速拔掉鸭毛,把鸭的肚子剖开,取出内脏,再冲洗一下,把鸭子放到锅里,熬了几个小时,便狼吞虎咽地吃完。
当天夜晚,它觉得脚特别痒,像有什么东西在挠他的脚。直到天亮,他发现,自己全身的皮肤长满了鸭毛,全都是雪白的,只要一摸就钻心地疼。他非常害怕,请了无数的名医,他们不是被吓跑,就是称此病无药可救,这让他痛苦不堪。
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个披红色袍子的老者,他大声地说:“你的'病是老天在惩罚你。必须让丢失者骂你,你的鸭毛才会脱落。”
说完,他便化作金龙飞走了。第三天一早,他明白梦中仙人的指示,他想:这邻居老翁是个很文雅的人,只要是什么东西不见了,从不会告诉别人,更不会骂别人.
那个小偷去找老翁,小偷想了想说:“你的鸭是某甲所偷走,他最怕别人骂他,你只要骂他几句,可以警告他将来重新做人。”老翁笑着说:“我哪有空闲骂他这个恶人。”最终他也不骂。
小偷有点尴尬,不得不将实情告诉了老翁。老翁听了,狠狠地骂了小偷一顿,之后,他的病不治而愈了.
此后,他改过自新,靠劳动致富,再也不干坏事了。
蒙古文作文篇2
“地转天旋,万事开头难。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剑气尚寒。”成事之难,难于其始也。故松柏欲出壁,必破其坚;雏鸟欲出巢,必越其险。
万物如此,人亦如此。余尝闻蜀之先主,起兵不过百日而逢董卓之阻,掌军甫至数年又遇曹操之败,挫当阳而走夏口,失徐州而奔江陵,何也?成事之始难也;又闻魏武昔日文无诸臣,武无众将,百官视之,犹如草芥耳;刺董险见害,伐贼几无功,此又何故?成事之始难也。
成事之始难,千古不变之道。大凡古之圣人无不知此道也。圣人所为之事,皆大功,成者千古流芳,万事知名,乃殊荣之至也,若小人所为,皆小计,而不脱己之私利生存,故曰大功者小人不可为之,大功而难于小计者,其中缘由皆在此,正所谓天道公道之所在。
古人云:“大江东去”,东去之源孰知之?高山多阻多险,江水欲顺流而出,其难可知矣,然则“浪淘尽”,其志坚若此。成事之始虽难,奈何众人避之,避之,则难上加难也。
先主虽有多败,而数年之久,下益州,取荆地,执天下牛耳,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于是称帝于西,独霸一方。魏武亦有多难,然其终破黄巾,擒吕布,败袁绍,诛袁术,一统北国,就其功名。有此可知成事之始虽难,而贵在心坚,心坚,则大事济矣。
如今之众人,闻事之难而丧志,知途之险而缩首,然则泱泱大国何日重兴?唯有宰天下之志,包藏万物于心中,方可兴邦。成事之始难,终有克其之日,故应效古人之行而成今日之事,是为明道耳。
事始之难易闻而不易以身亲历,然先贤诉其不止,而可观其深意;又知览此文者,尚未弱冠,孰料未存有感于厮文者,余遂知其必深有体悟。
蒙古文作文篇3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讽刺了上行下效而造成的迫求时髦的不良社会风气)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世界时刻发展变化,不可扭转。翻译: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
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万物兴败自由规律)
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把握重点)
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身居高位,更应谨慎)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1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可作为年轻人自我鼓励之语。翻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3、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创新)
1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奉献精神;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
16、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高瞻远瞩,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磨砺,付出与收获)
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实践出真知)
2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创造便利的'条件)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思亲;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世事难完满)
2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
2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做事情竭力而为,做得出色)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相知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
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时光飞逝,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比喻只有通过规则与礼法的约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由己推人,由今推古)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班固《汉书》(细节决定成败)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各有长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雪梅》(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3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翻译: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果断处事)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客观看待事物)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孟子》(坚守道义)
3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坚守道义)
蒙古文作文篇4
与古文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刚入小学的时候。曾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教语文的黄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段文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她什么话也没说,就领着我们有感情地诵读着,一遍,两遍,三遍……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两只猫:它们四眼相对,在屋顶上激烈地打斗着,呜呜地叫着,毛也根根竖起……啊,这么生动的画面竟然短短的几句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真是太有趣了!这时,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小古文,我一下子爱上了它。
时间飞逝,在小古文的'陪伴下,我慢慢长大。当晨曦徐徐拉开帷幕,一米阳光探进窗内时;当夜幕慢慢降临,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进屋内时;当同学们嬉戏玩闹、高谈阔论时,我总喜欢静静地捧着小古文,坐在桌前、床前,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若有所思地品味着,那浅浅的短短的诗句就像优美动听的古典乐萦绕在我耳边,久久挥之不去……
如今,我从最爱的小古文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我知道了学以致用,快乐无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母亲的伟大……畅游古文,我接受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我的内心渐渐变得丰盛起来。
以后,我还会早伴阳光晚依月,找一处僻静之处,安静地阅读更多的古文《中庸》《大学》《春秋》……与古代的圣人贤士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学习超乎寻常的思维方法,领悟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
有古文作伴,我愿行走在油墨的清香中,且行且珍惜。
蒙古文作文篇5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翻译: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立志高远)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6、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与有文有德之人同行)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同病相怜;知音难得)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思念)
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思念)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思念)
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相思之苦,相知之深,下句现已不限于专指爱情)
1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奉献精神)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1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1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
1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蒙古文作文篇6
自古文人多思乡
江南梦
很早很早,就听语文老师常常嘴里念念叨:“自古文人多悲秋”。秋天,似乎就是一个被诅咒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黄叶飘落,冷风袭身,惹得文人一心思乡。而乡愁,也似乎成了文人在秋天里唯一的思绪。
太白望月
李白,一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却是长年流落在外,居无定所。一晚,他心中那股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心头沸腾,他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家人。然而现在,他又如何能见得了自己的亲人。那晚,他再也无法入睡,于是,起身推开窗户。一片银色的月光直射入房中,顺着月光,他抬头仰望那轮明月。明月中,他似乎看到了那久别故人对他频频点头,只是一眨眼,便又在他眼前消逝。原来这只是他的幻想而已。百般无奈之下,李白只能独自吟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瘦马感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夕阳的缺憾,又何止是李商隐一个人的`感叹。他,依靠在一棵枯竭的老树旁,偶然看见一只独自飞行的乌鸦,心里便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沉重。眺望远处山头,炊烟袅袅,时而传来阵阵流水声。此情此景,更是令人惆怅。唉,只能牵着一匹瘦马,独自走在寂静的小道上,看着西边那一轮浑圆的夕阳,怎能不叫人感叹。古道上,马致远愁肠百结,却也只能在心底哀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他的这一声哀叹,又何尝不是游子心底撕心裂肺的痛啊!
唉,圆,何为圆?一种所谓团圆的东西,却是许多人一生想圆的梦。而这个梦,却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圆不了的梦。那个梦,只能圆在人们的心中。
蒙古文作文篇7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蒙古文作文篇8
辛卯秋,国庆前夕耳。余自都城归。群季于鲁福楼设宴聚首,举觞遥祝立国日,盖期七日休暇来者。
其时,堂室宽敞明亮,流光溢彩,内有屏风者一也,遮其半壁。上书行草,细观之,乃孔丘之文。其字飘逸且无断句,似一气呵成也。
其间,五弟滨言及余近期之所作文字,耀辉弟示意余解读屏风之文。未果,赧之惭耳。
归而谋于子。子赍《古文观止》一套及余,曰:“通读之,或可解矣。”
遂,始研读古文。曩者,亦曾习之。于其之乎者也亦曾可一番,而流于其表不曾入其里,谓之徒有其表也。
而今之始,从头至尾,一页一页一字一字推敲,收获多多。年余,四册百余篇毕之。庶几,又返开端再尔。
读之王勃之《滕王阁序》,喜其文字华丽,词句工整。值子谋余手书该文。遂起意背诵之。
历时旬余,始能诵矣。且日日于临寐前阖目暗诵之,虽一日不敢懈怠也。盖余已届天命之年矣,何敢似年少之资?唯此尚恐有所遗失,苟以恃才乎?又旬,流利之极,不再或忘一字一句。方有小成于心焉。
再后,雄心徒增,又选苏子瞻《前赤壁赋》,再《后赤壁赋》,又方孝孺《深虑论》。通背诵之,且日暗诵之。
每每于临睡之际,一篇,复一篇,再一篇,还复一篇。常常于恍惚间而假寐,时时惊寤而再续。于深度睡眠中而古文字于梦境再现,并揉进些许其它佶屈聱牙之文,难懂难缠。途歧而磕绊,忘乎而索怀。直至归于正途,始解脱。
其与白昼者,其古文内容亦常常脑海泉涌,而得其牵引而频临背诵状态也。
余于学古文而至恍兮惚兮,虽有此烦恼而喜爱之情弗减。惟因所学之文系古之精华矣,深悔习之晚矣!于今明晓此理,安有不研习者哉?
蒙古文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