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教案的反馈环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9加几教学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9加几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小蚂蚁,知道小蚂蚁的生活习性。
2、喜欢小蚂蚁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学会观察、认识小蚂蚁。
活动准备:
玻璃瓶里装有泥土和小蚂蚁。
活动过程: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他们都有什么本领吗?
观察小蚂蚁在泥土里的活动,知道小蚂蚁会钻洞,造房子。
2、与幼儿交流:
告诉幼儿小蚂蚁是用触角交谈的,它们在搬运粮食的时候是集体搬粮食的等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膝着爬行,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重点:
继续练习手膝地着爬行。
活动准备:
小米袋、独木桥若干,画有猫、鸡、鸭头像的小房子三幢。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小蚂蚁头饰)我做小蚂蚁的妈妈,你们做谁呀?我们小蚂蚁听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吧!”
幼儿扮演小蚂蚁,爬到场地中间。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蚂蚁模仿操,活动身体。
2、爬的练习:
—“我们小蚂蚁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猫、鸡、鸭)
爬动着依次向小猫、小鸡、小鸭去问好,然后在爬回自己家来。
3、游戏活动:
—“冬天要来了,我们小蚂蚁要搬一些食物回家过冬啦!爬过草地和独木桥,游过小河,河对岸的草丛里就有许多粮食,看谁最聪明,能找到,把米背回家。”
全体幼儿按照一定的路线寻找米袋,背在背上,可重复数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4、结束活动:
—“蚂蚁宝宝背累了,出了很多汗,妈妈给你们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蚂蚁蚂蚁真快活。”
幼儿放松身体,离开场地。
9加几教学教案篇2
一、基本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要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4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5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6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7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8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己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入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堂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老师非常欢迎你们。
二.教师向同学们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1.按时到校上课
2.学习用具准备齐全
3.课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三.教学生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1.教师示范拿笔方法,纠正个别错误学生。并进行正误比较。
2.根据儿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头要正,身要直,眼睛离纸约一尺,
背不驼,腰不弯,胸口离桌近一拳,
食指摁,中指托,纸尖笔尖一寸远,
写字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字好看。
3.要求学生养成讲究写字卫生的习惯,写出的字要求干净。
四.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1.课下认真阅读课外书。认真听广播。
2.大胆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教师介绍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爱学语文。
师:同学们,语文学科是你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掌握好这门工具,你就可以很好地学习其它学科。
例如:学了语文,我们可以认很多的字,那我们就可以读很多有趣的故事了。学了语文,知道了每一句话的意思,我们就能很准确地解答数学中的应用题??学语文的好处多不多啊?!
二.学好语文的方法
认真地听说(说得熟练)
仔细地读写(写得具体)
所以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读。
三.认识班内的新同学
1、请同学们自报姓名、年龄、家庭住址。
2、同学自由发言,说说同学们在一间教室内听老师讲课,应该怎样做。
四.练习认田字格,为学习新字做准备占格方法:
田字格间临汉字,
充分利用横竖线。
上下左右四个格,
看准位置照着练。
大小要写八分满,
起笔位置是关键。
学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难点:o、e的发音。
第一课ao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4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读准a、o、e三个单韵母的音及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o”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看图讲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aaaa,aaa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oooo,oooo,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二、新授
1:板书课题a、o、e
2:学习字母a
(1)问:图上画着什么?(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河边练唱“啊啊啊”,“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辫子构成的图形a的形)。
(2)发音方法:把嘴张大,读的声音要响亮。
(3)掌握a的.发声调
üáǎà
(4)学习字母标调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借助图画学习:汽车平走üüü,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第二课时
一:继续读a及a的四声调
二:新授
(一)教学单音韵母o
(1)教师:“图上画着什么?”
学生:“图上画着(公鸡正在喔喔叫)。
教师:“喔喔叫”的“喔”和“o”的读音很像。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o的音。
(2)发音方法:嘴半开半闭,嘴唇拢圆。
(3)掌握“o”的四个声调
ō?ǒ?
(二)教学单韵母e
(1)观图学音
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2)指导发音
(3)学习四声拼读。y?ta
(三)学习a、o、e字形儿歌
a、小姑娘圆脸蛋一根小辫右边扎她的名字就叫a
o、清早起太阳照大公鸡喔喔叫
e、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
(四)指导书写。
先让学生认识四线格,观察a、o、e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
a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o占中格,从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e占中格,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五)扩展活动
1、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跟着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ü阿姨好!
á啊!你说什么?
ǎ啊?这是怎么回事?
à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ō噢,原来是他。
?哦,她也会游泳
?哦!我明白了
?飞蛾额头
t恶心
a饿了,凶恶
(六)作业
每个字母写一行
第二课iu?
教学目标:
1、学会i、u、?三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yi、wu、yu的4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重点:iu?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读准i、u、?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韵母a、o、e
二、新授
(一)自主学习单韵母i、u、?
看图说话,学习i、u、?的发音,认识形。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i、u、?的形,让学生仔细观察
1、学习i的读音
(1)指导读音i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
9加几教学教案篇3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块)
用乘法算:×3=++====(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设计点评
1、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2、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
9加几教学教案篇4
15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
(板书)孙权劝学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
3.找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
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
孰若孤(谁、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四、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文中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阅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
5.此文对我们21世纪中学生有何启发
五、小结
新一代的中学生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建设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必须坚持努力长期刻苦学习,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书:
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9加几教学教案篇5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幼:花、贺卡
2.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9加几教学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以诚待人”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及杰克逊大叔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这篇课文是学生从读学写的好范本。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文本,体会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的人文内涵,同时渗透如何写具体的方法,学习语言表达。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较抽象,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因此,引导学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内心世界,进而感知尊严的意义和可贵,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课文2—5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词句理解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具体含义和现实价值;感受文章的表达特色。
3.联系词句理解,指导读好重点句段。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 自读“尊严”事初知“尊严”意
(一)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相机指导 “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
解题。(调动积累或查阅工具书,说说自己对“尊严”的理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独立自读。
3.反馈自读情况。
⑴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⑵相机强调生字读音(如:沃尔逊、杰克逊……)
(三) 引导质疑
二 、 细读“尊严”语体会“尊严”味
(一)通过质疑引导理解“例外”一词的意思;抓住“例”引出逃难情景,整体感知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逃难群象。(以引读为主)
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相机指导读准多音字“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考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1)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
(2)品词析句。(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
(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顿时”、“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失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细节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矛盾心情。
②从哈默语言中的“不能不……”以及“!”体会他面对失望仍然态度坚决的语气。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感受大叔的真诚,理解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读出哈默坚决……语气。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①从语言中体会态度坚定、急迫。
②从“站起来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心情。(如:高兴、迫切……)
③练习朗读,表现哈默的心情。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和赞赏的神情,初步体会哈默 “例外”──维护尊严的言行的意义。)
(3)学习小结:哈默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为、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同时得到了为杰克逊大叔做事的机会。
三 、 咀嚼“尊严”行感受“尊严”品
1.思考:同样的“狼吞虎咽”,哈默吃着食物时的感觉和其他逃难人一样吗?
(练读相关语句,联系课文内容试着批注读后的感受。)
2.同桌互议。
3.全班交流。(老师参与交流,并根据学生独特的、多元感受相机做小结)
4.回扣课前疑问,联系学习理解,相机解疑。
四、小结本课收获,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小结谈话。
2.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3.作业。
(1)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想像两年中哈默做了些什么,体会杰克逊大叔话的含义。
(2)收集哈默的有关资料和身边人维护尊严的小故事,准备交流。
(3)自由练写生字词语,注意写好和记忆生字的办法,为下节课交流和练好生字作准备。
[板书设计]:
仰起头
尊严 “不能不……!” 态度真诚
站起来 品格高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 联系全文和生活实例理解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体会尊严的含义。
3.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教学过程]:
一 、 复习引入。
(一)练写本课生字、词语。
1.展示课后练写,交流练写经验及问题。
2.指导练写难点生字,听写生字新词。
(二)复述课文内容,再现“尊严”形象。
(运用积累的词语:“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款待、例外、捶背、许配”,引导复述课文内容。)
二 、 走进杰克逊,领悟“尊严”神韵
1.回顾大叔的言行,体会其内心,感受其独具慧眼,真诚待人的品行。
2.想象哈默两年中的行为,联系哈默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体会尊严的价值。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 、 讨论、拓展,体会“尊严”价值
1.默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哈默和大叔身上学到了什么?(完成课后第一题思考练习)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 根据自我体验练读课题。
3.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受到维护自我尊严的熏陶。
9加几教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玩水游戏的快乐,了解水的用途、幼儿要节约用水。
2、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3、让孩子养成遇事善于创新思考的好习惯。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游戏材料准备:空瓶子、装满水的瓶子、盖子、磁铁、泡沫、石块、木块、橡皮泥、塑料积木、水车等。
2、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的小脑筋最灵,转的最快!
谜语:"在小溪里游玩,在池塘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欢笑。"
2、提问:孩子们,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水呀?你见到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好多的玩具,请小朋友们做个实验,看看水有哪些变化?(体验玩水的快乐并从中获得发现)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a: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
b:不浪费水;
c:看哪个小朋友的衣服保持的很干净没有弄湿。
4、分3个小组游戏,孩子们自选一组参加。
1组——水的沉浮:"把许多玩具放在水里,看有什么不同现象?"
2组——水的流动:"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3组——水的冲力:水倒在水车上,水车为什么转了?
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实验、观察、讲述让孩子产生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通过实验引导孩子们说出水的用处,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5、教师:"小朋友,快到这一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水的沉浮、流动及冲力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
a、了解水的冲力:大家看这一组小朋友的水车为什么会转呢?(大家讨论)教师小结:对呀!水是有冲力、有力量的,水可以通过它的'力量来发电呢,你们知道水除了能发电还有什么用处吗?(发散思维让孩子们继续探索)我们再来看一看下一组小朋友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b、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石头、铁块、橡皮泥、磁铁、装满水的瓶子等),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木头、泡沫、空的瓶子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共同得出结论:水是有浮力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在水下呢?
借助孩子的讨论教师指导: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水的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提高难度让孩子们实验:大家再实验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的东西浮起来?(再一次进行实验)
c、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
刚才小朋友说了水是会流动的,那你们知道水的流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吗?(引导孩子说出水可以通过流动来浇地、浇花、洗澡等)。
6、提问:"水有这么多的用处,那小朋友以后用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先自由讨论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刚才通过实验小朋友知道了很多关于水的用处,并且知道以后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以后还要把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7、结束活动孩子们你们刚才玩的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班的小朋友用他灵巧的小手和智慧的头脑在实验中发现了水的很多特性和用处。
我还知道我班的小朋友特别爱劳动呢。那我们就一起把活动室收拾好吧!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玩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独立性的能力及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反思
优点:通过《水的游戏》这一活动,使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知道了水的特性、用途、怎样节约用水等,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在实验的过程发现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创新的玩法,而且沉浸在游戏的探索与乐趣之中,知道小伙伴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创新等,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把活动的目标完成的淋漓尽致,效果非常的不错。
缺点:活动场地有点小,孩子们的活动受到限制,并且在游戏玩水的时候,孩子们有点拥挤,有的孩子把水洒在了地上,搞的活动室有点脏。
9加几教学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