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的手教案精选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工具,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和反馈,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娃娃的手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娃娃的手教案精选6篇

娃娃的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感知跳跃的音乐性。

2、培养幼儿注意力、想象力、自控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幼儿自制的乐器若干,节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感受歌曲的

1、师: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木偶——洋娃娃和小熊。

2、复习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3、师:洋娃娃说“我有些累了,我想请小乐器帮我跳舞,好吗?”

二、引导幼儿探索,为歌曲创编节奏

1、教师请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分组创编,请幼儿把创编的节奏用节奏卡表示出来。

2、师:“那个洋娃娃的舞姿最漂亮?”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个组的节奏谱,幼儿自由讨论。

3、请全体幼儿敲“洋娃娃”的节奏谱,教师伴奏小熊跳舞的部分。

4、师:“洋娃娃的舞姿真优美呀,小熊急的快哭出来了,你们,你们,能不能也帮我来跳舞呀?”

①要求幼儿讨论:小熊跳舞是什么声音?它会跳哪些舞?

②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创编。

③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在小组中再分组,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进行合奏。

5、请一组幼儿进行表演,提问:

①他们敲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在改一下?教师留意“小熊跳舞”的节奏谱的'制定。

③师“请你们觉得自己的节奏谱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赶快修改,接下来我们‘洋娃娃和小熊’舞蹈专场就要开始啦”

三、器乐表演。

1、幼儿分别上来表演,

2、教师讲评。

3、师:“今天‘洋娃娃和小熊’开了舞蹈专场真高兴,他们要谢谢你们帮他们跳出了这么棒的舞蹈。”

4、结束。

活动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音乐。根据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故事情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我采用了为音乐编配生动有趣的节奏语和身体动作的策略。在最后完整的表演,我邀请孩子们自己表现,孩子们更积极地投入了随后的两两结伴表演游戏活动中。

娃娃的手教案篇2

活动背景:

小班的孩子对手指点画、棉签画等美术活动感兴趣,他们喜欢在区域中随意点画。随着春天来到,孩子们会电话自己臆想中的花朵和小草,通过实践,他们告诉我:“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一起看到桃花了,可是怎么画桃花呢?我画的一点都不像呀!”“老师,我要画树叶,怎么画呀?”在孩子的询问中,我选择设计《春娃娃》的活动,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画画中,掌握春天主要特征的柳树和桃花的.点画方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布谷鸟、铅画纸(上有柳树、桃树树干)、棉签、颜料盘等

活动目标:

1、愿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尝试用棉签画等表现故事中的主要情境。

2、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萌发喜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客人(ppt一)提问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看看是谁?追问:你猜猜春娃娃是来干什么的?(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自己感受到的春天)

二、理解故事:春天来了(ppt二)边看ppt边听故事《春娃娃》 小结:原来春娃娃是来告诉大家春天来了,他让布谷鸟唱歌,让柳树长出柳条,还让桃树开花,他要让春天的景色变得更美。

三、学习点画:春天的景色?(出示铅画纸)师:看看这是什么?

提问1:这里的柳树和桃树和我们刚才看见的一样吗?(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ppt和铅画纸上的景色作比较)追问: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这张纸上的景色变得更美?(示范讲解)

提问1:我这里有棉签和颜料,我该选择什么颜色让柳树长出柳叶?(根据幼儿表述教师演示画柳叶)

提问2:我要选择什么颜色让桃树开出美丽的花朵?(根据幼儿表述教师演示点画桃花)

提问3:故事里还有谁?追问:布谷鸟飞在哪里比较合适?(幼儿操作)师:这里还有很多需要装扮的画纸,你们愿意帮助春娃娃打扮它们吗?春娃娃请你们把他们打扮的又漂亮又干净。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

四、集体分享:布置活动室师:我们装扮的景色真美,让他们来装扮一下我们的活动室吧(把幼儿作品布置在《小花园》墙面环境中)。

活动反思:

幼儿对绘画材料兴趣浓厚,可以把操作材料设置在区域活动中,给幼儿继续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在纸上的示范操作可再多一点,让每个孩子都能知道桃花是五个花瓣抱成一团的。

娃娃的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正面人的不同动作。

2.能够大胆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小人,画具,幼儿园图画人手一张。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1.展示ppt,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二、变一变小人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活动小人,让他们随意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说说小人在干什么?

你的小人在干什么呢?你怎么想到了这个动作了?

2.拆开小人,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小人在做什么。

你的小人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人的这个动作,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3.请幼儿来摆一个动作,然后大家用手中的小人摆出这个动作,看看谁摆的最像。

还有谁想做小模特,摆一个动作来给大家看看?

4.展示布满玩具的幼儿园图画,让大家摆出在各种玩具上小人的动作姿态。

你们在课外时间都玩什么游戏呢?

来摆一摆,转呼啦圈是什么样子呢?坐跷跷板是什么动作呢?

三、画一画1.小人分出两组,在各自的幼儿园图画上,画上各种动作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们给这幅画去一个名字,叫什么?(热闹的幼儿园)活动延伸:找一找各种各样的'运动图标。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娃娃的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建字底;读写应该等10个词语,会用应该写句子。

2、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第四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的学习。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2、3段;字型:懂、建、器。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细读1、2两节,学会用句式多得数也数不清说话。

教学过程:

一、看图启发谈话,引入课文:(4)

1、你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呢?发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呢?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出示课题:31

浪娃娃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8)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

3、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填空:浪娃娃是()的孩子,他们原来(),后来听了(),去给人们()。科学家让他们()。

4、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1、2两节:(20)

1、反复朗读这两节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试着解答刚才的疑问。

2、交流:

1)、根据问题,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补充具体:

浪娃娃很多。(多得怎么样?)

浪娃娃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浪娃娃怎样贪玩?)

浪娃娃不应(),应该()。(海妈妈叫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2)、句式训练:海妈妈的孩子多得数也数不清。

天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面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里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多得数也数不清。

3、学习生字:数、整、贪、应、该。

尝试用应该说一句话。浪娃娃应该学会什么?你应该学会什么?

4、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想妈妈的话怎么读?

5、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浪娃娃怎样贪玩。

三、指导抄写生字:(8)

1、卡片读生字,并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课前,我利用录象做了课件。上课时,学生看课件说话,能很好的说出浪娃娃的贪玩,理解了第一节内容,并解决了自学时的疑问,为什么说浪娃娃是海妈妈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3、4两节,学会生字:奔、哗、懂、建、推、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5)

1、开火车读生字,口头组词。

2、完成课后题1填空,并纠正。

3、齐读1、2两节。说说浪娃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海妈妈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3节:(10)

1、出示课件(浅海区波涛汹涌)说说听了海妈妈的话,浪娃娃是怎么做的?

2、自由读一读第三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理解海岸、奔跑。

2)、从哪儿看出浪娃娃很高兴学做好事?

3)、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自由准备,指名读一读,并齐读。

4)、练习说话:浪娃娃听了海妈妈的话(),非常高兴,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叫:哗哗,哗哗,我们学做好事来啦!(浪娃娃听了海妈妈什么话,他们怎么高兴?)

5)、结合学习生字奔、哗。

三、学习第四节:(10)

1、出示课件:海边发电站。

2、自由读一读这一节: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科学家们听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话?他们怎样帮助浪娃娃做好事?看图说说这是上什么机器?(认识发电机、推动)

2)、学习生字:懂、建、推、器

3)、朗读这一节,自由读,齐读

四、朗读全文。(5)

小结:浪娃娃真不错,听了妈妈的话,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给人们做好事推动机器发电。

五、指导作业:(10)

1、卡片读生字,说说懂、建、器的结构。

2、抄写生字,并评议。

3、自由朗读全文。

教后感:

在教学时,我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根据课后及作业本作业,设计了两次学课文句式说话的练习,边学边说。这样效果较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

1、认读生字、词语。

2、完成扩词练习,作业本题3。

3、看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题2。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

1、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作业本题4。

4、尝试背诵第四节。

5、听写这一节。

6、小结:

1)、浪娃娃原来怎样贪玩?后来学做什么好事?

2)、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3)、介绍: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有的发电机是用火力发电,还有的用核发电,如我省的秦山核电站。电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三、作业指导:(12)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例句,说说补充什么?

2)、尝试做,并交流。

2、完成课后题3。

3、用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

4、完成课后题4。

板书:

31

浪娃娃

应该

贪玩→奔去

推动机器发电

建造发电站

娃娃的手教案篇5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激趣: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

你们知道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吗?如果风太大了会怎样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

(1)吹大风车

(2)吹帆船

坏事:

(1)吹风筝

(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觉得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相互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6、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风娃娃做了两件坏事后,又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7、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要看做的事对别人是否有用才行。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娃娃的手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欣赏《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体验感受伤心的音乐。(重点)

2、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悲伤和快乐的心情。(难点)

3、在结伴舞蹈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准备:故事图片三幅;场景布置、公主和王子的角色;乐曲磁带和录音机。

过程:

一、引出欣赏内容,感受悲伤的乐曲性质。

1、安静倾听音乐,造成相应的氛围。

提问:听了曲子心情怎么样?

2、教师随着乐曲讲述事例。

提问:你想起了哪些伤心、难过的事啊?

二、配乐故事欣赏,进一步感受与表现音乐表达的'情感。

1、这个曲子还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教师随乐讲述)

提问:小矮人们看到白雪公主死了都怎么样?你伤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怎么哭的?(我们来哭一哭)

2、这次我们看着美丽的图画来听音乐里的故事。

提问:白雪公主有没有醒啊?我们帮小矮人想想办法让她醒过来吧!

三、通过表演,尝试用动作、表情表现悲伤的情绪。

现在,我们就是小矮人。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直到王子救活公主。

四、即兴舞蹈,体验快乐情绪。

白雪公主醒过来了!!让我们快乐地跳舞吧!

五、延伸:一起为公主和王子举行婚礼。

娃娃的手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

美术活动泥娃娃教案5篇

幼儿园娃娃兵教案8篇

护士的手作文优质5篇

护士的手演讲稿优质5篇

姥姥的手作文600字参考8篇

护士的手演讲稿推荐5篇

木娃娃作文参考6篇

木娃娃作文模板6篇

草娃娃的作文最新6篇

我的心爱之物我的娃娃作文6篇

娃娃的手教案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