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探索不同教学方式的机会,促进专业成长与发展,通过互动游戏的教案,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员贴翔 喂 耍 涛 汹 涌8个生字,积累词语。认识部首:羊字旁。
2、能力目标:重点理解“贴着”“沿着”“盘旋”等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6个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怎样预报天气的句子”。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知道有哪些动物会“预报”天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贴着”“沿着”“盘旋”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怎样预报天气的句子”。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揭示课题。
1、观测、预报天气情况的人叫气象员。有一种海鸟,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飞行情况,知道海面上不同的天气情况,因此有人叫它是“海上气象员”。
2、板书课题:海上气象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看书边听老师读课文:海上气象员是什么鸟?课文写了它几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2、板书:海鸥。教学生字“员”。
3、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词句。
(一)了解海鸥妈妈三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1、自由读前四节课文:划出写海鸥妈妈怎么飞的句子。
2、媒体出示句子:
她看见妈妈贴着海面,欢乐地飞翔。
小海鸥看到妈妈沿着海岸边,转了几圈,就飞回了家。
小海鸥看到妈妈没有贴着海面飞,也没有沿着海岸飞,而是在半空里盘旋。
(1)读一读句子:了解句子内容。
(2)说一说内容:妈妈是怎么飞的? (逐次板书:贴着海面飞;沿着海岸飞;半空中盘旋)学习生字:贴、翔
(3)学一学字词:用双手作海鸥演一演飞的样子,理解词义。
(4)练一练朗读:注意情景变了,语气也应该不一样。
3、小结:海鸥妈妈3天飞行情况是不相同的。
(二)继续学习词句,知道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的原因。
过渡:那么为什么说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呢,从海鸥妈妈说的话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
1、朗读课文,划出海鸥妈妈说的话。
2、媒体出示海鸥妈妈三次说的话:
妈妈笑着说:“只要你看到我贴着海面飞,那准是个好天气。鱼呀,虾呀,都游到海面上来玩耍。这时,我一张嘴,就逮住他们啦!”
妈妈回答:“只要你看到我沿着海岸飞,那是天气开始变坏。海面上波涛汹涌,吓得鱼虾不敢到上面来玩。我只好到海岸边找东西吃。”
妈妈对她说:“只要你看到我冲向半空飞,那是暴风雨就要来了。你看,天多黑,浪多高,鱼虾一起躲到深深的海里,我只好空着手回家来啦!”
(1)一读海鸥妈妈说的话,看看海鸥妈妈怎么飞,天气就会怎么样,完成练习: 海鸥妈妈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
(逐次板书:好;变坏,海浪滚滚;暴风雨就要来了)
(2)二读海鸥妈妈说的话,说说为什么天气变化了,海鸥妈妈飞行的情况也会变化。
完成练习: 因为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海鸥妈妈___________。
(3)三读海鸥妈妈说的话,注意情景和说话人语气的变化。
3、小结:海鸥妈妈用不同的飞行情况,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情况,这也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
四、总结全文,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海鸥妈妈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注意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节又有不同的说话语气。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汉字”一组形声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根据汉字形旁来区别基本的字义,帮助辨别和识记汉字。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
2.指导学生辨别形近字,按笔顺规则书写形近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选词写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写句子,培养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阅读欣赏短文《树真好》,引导学生体会树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5.语文生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敢于表现,乐于交流的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区别形近字;规范地书写;选词写话;进行阅读和语文活动。
[教学难点]
开展“我来露一手”的语文活动,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形近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阅读欣赏范读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导入:看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有公鸡在报晓,有好看的花草,有美丽的彩云。)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谣。(出示小黑板:黎明鸡报晓,彩云山中绕。花草清水浇,晚霞似火烧。)
3.仔细观察歌谣中带点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字是形声字,它们的形近,音近,只是偏旁不同。
4.你能根据这些字的偏旁说说你所理解的字义吗?
5.小结:这些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示了字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的形旁区别它们,这样就不会把它们弄混淆了。
二、写字板。
1.认读要写的六个字:晓、浇、卷、巷、旧、归
2.辨别它们的字形。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观察教师书写时的运笔方法和笔顺规则。
5.学生描红,提醒学生注意“晓”和“浇”右边不要多一点,“卷”和“巷”下面的写法不一样,“卷”字的下面部分是两笔写成:横折钩,竖弯钩。“巷”字的下面部分是三笔写成:横折,横,竖弯钩。
6.学生将每个字书写两遍,写完以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选词写话。
1.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将一块块积木想办法搭成一座房子,真好玩。我们今天来玩一玩用“词语积木”搭“句子房”的游戏吧。
2.小小建筑师,来看看有哪些词语积木可以让我们选用吧。
出示词语:芳香向往坚定迎接非常敬佩
3.想一想:你准备用其中的哪些词语写话呢?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学生写句子,写完后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在黑板上画出几棵树:同学们,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引入:同学们很喜欢树,树的好处真多啊!我们今天来读一篇美丽的短文《树真好》。
二、阅读欣赏。
1.听录音范读短文,听清楚字音,想想短文里说了树的哪些好处。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不会读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快速默读短文,标出自然段。这篇短文共有9个自然段,请9名同学开火车读,集体纠音。
4.读好词语:筑巢勤施肥
5.再读短文,想一想:短文中说了树的哪些好处?
找出文中的相关段,多种形式朗读。
6.指导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一定对树更加了解,更加喜爱了。那么,我们要怎么样读出喜爱的感情呢?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全班有感情读。
三、语文生活。
1.过渡: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真好,让我们一起享受了树的好处。这几个同学有朗读的特长,这是他们的长处。我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同学有自己的特长,你们想来露一手吗?
2.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模仿……
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有什么爱好?
指名说说图意,师生共同评价(图上的小朋友小明是个小航模迷,他正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他做的飞机模型呢)。
把你的特长介绍一下,可以边介绍边给大家展示一下,可以当场表演,如朗诵,模仿,唱歌,跳舞,器乐等,也可以拿出自己准备的书法绘画作品给大家看。
3.小记者采访问爱好和特长。
(1)你想知道同学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吗?让我们互相采访一下吧!
(2)指名示范,评价双方的说话态度是否礼貌,声音是否响亮,问题是否清楚,回答是否完整具体。
(3)提示:你想问同学哪些问题?如:你最喜欢干什么?为什么喜欢?你有什么特长?怎么学的?等等。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老师适当点拨。
(4)分小组进行采访交流。教师巡视,请同学示范。
4.你愿意把你的爱好和特长写出来吗?
请把刚才对“小记者”说的内容写下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6.交流写话作业,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帮互学。
7.老师点评学生的写话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3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三、教学难点
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书写“亭、闻”两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在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第一部分
(一)检查课前三到位情况。
(二)课前分钟训练:猜字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听。
1.出示配乐图片,引入小诗。
2.播放小诗朗读录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课文,然后在小诗里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再把生字放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2.出示带拼音生字。你们觉得这些生字里,哪个字音容易读不准?
随机交流。
3.同桌互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来学习课文的识字部分。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
(一)出示第一幅图。
1.请看书本上的第一幅图,看看图,再看看字,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生回答演示亭字的演变过程。
揭示: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4.请看图,由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课件出示一组字:人——从——众)
这些图形就像汉字的样子,所以看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二)出示第二幅图。
1.边演示边讲:一个人走到小亭边停了下来。人和小亭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拼读生字)
2.看看图,再看看字,这图与字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说。
3.请你用停字组词。
4.停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亭”和“停”。你能区分他们吗?
指名说。
6.出示课件练习:选字填空。
7.小结(出示课件:学习方法):刚才,我们运用了图文联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就用这种方法去学习下面的几个汉字吧。
(三)出示课文中的后三幅图。
1、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这几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1)预设第一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出示一朵花,演示用鼻子上闻。指名说闻的另一种意思。
出示课件:电视机正做播放“新闻联播”。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意思。
(2)预设第二幅图:这两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过渡:像“闻、鸣”这样看图就能知道汉字的字,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笔。
出示图——笔、尖、看
(四)小结方法:这节课我们看的几幅图,认识的几个字,都是通过看图认识这些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过渡:把这些生字放进小诗里再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小诗。
第二部分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
1.卡片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5个生字:鸣、耳、深、但。
3.认读词语。
4.练写字词。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5
课题:
时间的歌
课时:
2——2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在钟表店里》: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通过有节奏的朗读,体会词组的结构特点,能够说出相同结构的词组。
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背诵积累古诗《小儿垂钓》,感受古诗的童趣。
教学重点
1.准确识记11个生字。
2.准确使用“一边...一边...”,说完整句。
教学难点
在区别比较四组同音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区分每组字的用法。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曹冲称象》和《玲玲的画》,我们认识了两位小朋友,是谁?
生1:曹冲和玲玲.
师:这两位小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2:他们都爱动脑筋
师:对他们都爱动脑筋,特别的聪明。他们今天可都在聪明岛上等着大家呢!这节课我们要通过闯关,才能登上聪明岛和小明星们见面呢!为了帮助大家快速登上聪明岛,我带来了四个神秘礼物送给大家。想要吗?
生1:想
师1:瞧,一号小火箭送给第一组。二号小火箭送给第二组三号小火箭送给第三组四号火箭是你们第四组的啦
师:除了用上火箭能加速到达,曹冲和玲玲告诉我一个快速到达聪明岛的秘密,想知道吗?
生:想
师:他们偷偷告诉我今天爱既爱动脑筋,又守纪律的孩子是可以先到聪明岛的!上课。瞧,聪明岛在这,准好了吗。你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那么出发,第一关识字大作战。
(二)识字加油站:第一关识字大闯关
1.初读词语
(1)通过图片猜读“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滚铁环、捏泥人”五个词组。
(2)老师做动作,学生猜读“弹钢琴、下围棋”。
(3)猜谜语初读“荡秋千、滑滑梯”。
a第一个谜面:两根线儿两边挂,一块板儿在中间,一会儿前来一会儿后。(猜一个游戏)(荡秋千)
b第二个谜面:一座桥,地上架,走着上去坐着下来。(猜一个游戏)(滑滑梯)
3.齐读词语通过全班齐读,巩固词语读音,一个词组读两遍。教师相机纠正“钢、琴、荡、捏、滑、环”几个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5.拍手节奏读,发现词组的动宾规律。
教师示范拍手读,让学生跟着拍手读,通过拍手的节奏更加鲜明的发现词组中的组合规律,感受动宾词组的特点。
6 .游戏:砸金蛋举生字卡片找生字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发的生字卡片。老师开始找生字宝宝!比如老师要找弹字,老师问“弹弹在哪里”,手上有弹字的生字宝宝就要赶紧站.起来,说“弹弹在这里”。只要学生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答对,屏幕上的小金蛋就会被砸开..。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识字教学。
7.拓展说词
(1)提问学生这些词组中藏着一个秘密。谁知道?引导学生通过之前的拍手节奏读发现这些词组的前面一个都是人做的动作,后面跟的都是他们做的事情,
(2)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这样的动宾词组。
(三)字词句运用
1.引言: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有举一反三的本领。大家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所有火箭队都向聪明岛飞进了一大步,来到第二关辨字大作战。这关里有四个小关。
2.学习同音字
(1)学习园圆(yuan字方阵)
①“园”通过公园、校园、花园图片引入园字,引导学生发现园的意思是供人活动的地方。
②出示“圆”字的甲骨文,引导学生发现字义,讲解甲骨文的意思:鼎是古代的容器,鼎的上面画一个圆圈表示鼎的口是圆形的,所以这个圆代表的意思是圆形。后来这个圆的写法一步一步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但直到今天这个圆表示的意思还是圆形。 ③教师提问,回顾这两个字的意思。
(2)学习只支(zhi字方阵)
①显示量词填空的练习,请学生填空。
一()鸭、一()鸟、一()小鸡。一()铅笔。一()钢笔。
②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只后面都跟的是小动物,第二行的支后面跟的都是长条形物品。
③教师提问这两个字字形构成的不同。
④引出顺口溜帮助识记。
(小动物有几只,口八只,口八只。长条物品有几支?十又支,十又支。)
(3)学习带戴(zhi字方阵)
①提问引入,问学生这两个字如何使用。
②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顺口溜(身边带,海带的带。身上戴,爱戴的戴。)
③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出示句子练习。(ppt显示练习):张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爱(戴)的老教师。
他们(戴)着帽子。
我(带)了一本书送给他。
老师(带)领我们去公园玩耍。
④若有错误,进行个别指点:身上戴,是戴在头上、脖子、身体四肢,这些才叫做身上戴。比如说
戴在头上的帽子,脖子上的项链,手指上的戒指,手上的手表,用的就是爱戴的戴。
(4)学习进近(反义词连线-询问原因)
①通过反义词连线,理解近和进的意思。
②教师总结意思:“有井的进,一般指的是动作,表示进来的意思
,有斤的近,它的意思是距离很短。”
③出示句群,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早晨我背着书包走进教室,靠近李明坐了下来”,这时老师也走进了教室,他离我很近。)
(4)练习
①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完成练习。
②展示台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③讲解书写要点。
④对有错的地方进行个别讲解,请学生订正。
3.一边一边(造句大闯关)
(1)引言:哇,大家做的真不错,我们又闯过了一关,瞧瞧聪明岛就在我们眼前了,下面进入第三关。先让我们来放松放松。请听音乐。我们一起唱一唱(播放《大鹿》)教师播放音乐,作为课中放松,通过边唱歌边拍手引导学生理解一边一边是同时做的两件事。
(2)教师提问:刚刚我们同时做了两件事,“我们一边?一边?”引出“一边...一边...”。
(3)书本上的他们也同时做了两件事,通过无意间强调“一边...一边...”是同时做了两件事,帮助学生理解使用的语境。
(4)男女生合作读课文例句,进一步巩固理解“一边...一边...”是指同一个人同时做的两件事。
(5)请学生造句,相机指导。
(四):日积月累-《小儿垂钓》(第四关古诗大闯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描述诗歌意思创设情境,引入小儿垂钓古诗。
师引言:刚刚你们又顺利闯过第三关。进入最后一关。谁能跟老师说说周末你们都喜欢做什么呢?
生1:喜欢看电影
师:你们的周末可真丰富。在我们的1200多年前,有个孩子特别可爱。他非常喜欢钓鱼。小孩侧身坐在莓苔上中,身影掩映在草丛中...,正认认真真....的坐等鱼上钩呢。小孩左等右等,鱼半天都没有出现。这时候...一条鱼朝他游来了,小孩开心极了,眼看鱼就要游到鱼钩边上了...,忽然,远处有个路人,朝他喊:“喂,小朋友,渔家村怎么走啊?”小孩听到路人的声音又.急又恼...,一只手紧握着鱼竿,另一只手在空中摆动,好像在说“嘘,不要吵不要吵,鱼会游走的。”(放背景音乐)这时一个叫胡令能的诗人看到了小孩专注可爱的样子,就把它写成了一首诗小儿垂钓。
2.出示课题,教师美读古诗。
3.跟读古诗。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4.师生接读古诗。
(1)师读每行的前4个字,生读后3个字。
(2)生读每行的前四个字,师读后3个字.
5.小组对读古诗
6.全班唱读古诗播放古诗唱乐,请学生唱古诗。
7.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请会背的同学闭上眼睛尝试背诵,不会背的看着古诗一起跟读。
8.拓展拓展相同类型的两首古诗《池上》《村居》。
(1)提问引出《池上》,请学生说说喜欢《小儿垂钓》中的小孩吗?为什么?通过小孩可爱的特点,引出池上的小孩。请学生看图片猜古诗题目。
(2)齐读《池上》。
(3)看图猜《村居》。
(4)小组合作读《村居》
三.结束、布置作业。
1.孩子们,祝贺你们一路过关斩将,成功登上聪明岛,见到了小明星们啦。
2.回家背诵古诗。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习诗中8个一类生字,5个二类生字。诵读并背诵古诗,感悟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朗读并背诵古诗,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好的意境,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一类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并背诵《春夜喜雨》,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齐读课题《春夜喜雨》。
二、初读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比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多好的春雨啊,好象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他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四、学习生字。
夜:上下结构,形声字,日夜、午夜、夜长梦多
当:多音字,上下结构,小字部,当场、当时、当然、当心 恰当、适当、直截了当
随:平舌音,左右结构,注意笔顺 随便、随时、随和、随时
乃:象形,注意笔顺 乃是、乃至
五、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书写所学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忆江南》,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忆江南》。
二、初读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比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忆江南:词牌名,又叫望江南。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
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了?
四、学习生字:
旧:反义词:新
曾:上下结构,日字旁,曾经、不曾
姓。
胜:翘舌音,形声字 胜利、获胜、胜出
忆:竖心旁,形声字回忆、失忆、记忆
五、作业:
背诵古诗,书写一类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背诵古诗,
2.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完成课后习题
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涂色,仔细观察图上内容,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
第四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关于春的资料。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更加了解春天,热爱春天。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各种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根据以下方式寻找春天。
(1)身边的春天
跟春天一起玩 春天里的穿着 春天里的节日 春天里的劳动 春天里的食物
(2)大自然里的春天
春天里的树木 春天里的花草 春天里的山水
春天里的田野 春天里山水
(3)春天的作品
春天的画 春天的文章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歌曲 春天的诗 春天的成语和句子
通过以下途径收集资料:
春游……
看看你们想去哪里……
我们去找春天……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通过以下方式整理资料
观察记录 画画 录音 拍照 剪贴
举行小展示会《春天的秘密》
展示同学们的资料作品
收集资料放到文件夹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