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教案模板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想要通过教案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实现教学创新,教案中可以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是69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角形》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角形》教案模板7篇

《三角形》教案篇1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严格证明,也熟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而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严格的证明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 本节课主要采取的 活动形式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具有较熟悉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与平行线相关的简单几何证明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几何意识,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本节课安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旨在利用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来推导出新的定理以及灵活运用新的定理解决相关问题。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

(2)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能力: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定理,培养一题多解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 的理性作用.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境引入探索新知反馈练习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1)用折纸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实验1: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6-38(1))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嵌合(图(2)、(3)),最后得图(4)所示的`结果

(1) (2) (3) (4)

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想一想,还有其它折法吗?

(2)实验2:将纸片三角形三顶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想一想,如果只剪下一个角呢?

活动目的:

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将自己的操作转化为符号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一个台阶,使学生逐步过渡到严格的证明.

教学效果:

说理过程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说出用撕纸的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原因。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

① 用严谨的证明来论证三角形内 角和定理.

② 看哪个同学想的方法最多?

方法一:过a点作de∥bc

∵de∥bc

dab=b,e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b+bac+eac=180

bac+ c=180(等量代换)

方法二: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ba.

∵ce∥ba

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a+ace+ecd=180

b+acb=180(等量代换)

活动目的:

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来推导出新的定理,让学生再次体会几何证明的严密性和数学的严谨,培养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效果:

添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达到 证明的目的.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

(1)△abc中可以有3个锐角吗? 3个直角呢? 2个直角呢?若有1个直角另外两角有什么特点?

(2)△abc中 ,c=90,a=30,b=?

(3)a=50,c,则△abc中b=?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能有____个直角或____个钝角.

(5)任何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个锐角;至多有____个锐角.

(6)三角形中三角之比 为1∶2∶3,则三个角各为多少度?

(7)已知:△abc中,b=2a。

(a)求b的度数;

(b)若bd是ac边上的高,求 dbc的度数?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 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概念是否清楚,能否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掌握是非常熟练,因此,学生能较好地解决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关的问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①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哪几种方法?

② 辅助线的作法技巧.

③ 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单应用.

活动目的:

复习巩固本课知识,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的理解比较深刻,并能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相关证明.

课后练习:课本第239页随堂练习;第241页习题6.6第1,2,3题

四、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空间与图形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最基本的直线型平面图形,而且几乎是研究所有其它图形的工具和基础.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是三角形中最为基础的知识,也是学生最为熟悉且能与小学、中学知识相关联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学生有厌烦心理,为此,本节课的设计力图实现以下特点:

(1) 通过折纸与剪纸等操作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然后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逐步转到符号化处理,最后达到推理论证的要求。

(2) 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

(3) 添加辅助线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何添加辅助线则应允许学生展开思考并争论,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

《三角形》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四、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2)在区角中,引导幼儿用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或卡片拼搭图形。

《三角形》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里面的角),它有几个内角?(三个)出示纸片,那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示课件

2、提出问题,为后面做铺垫。

现在有3个三角形(出示课件),直角三角形说:“我是直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比你们三个角都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锐角三角形说:“我虽然是锐角三角形,但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

孩子们,它们这样吵起来可不是办法呀!你们可知道它们谁的内角和最大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证明给他们看。

二、新授

1、任意画不同的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就画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有三大组,为了节约时间,每一大组画一种又分几小组,三人一小组,一人画,一人量,一人记录。(小组合作,画图,量角,记录,计算)

指名汇报结果并板书(至少一种一个板书),有不同意见的举手,相差1、2度很正常,量角会有误差(你们完成的又快又好,因此可见小组合作很到位)

师出示一个大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算一算这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大的,都是180°,仅仅一个实验还不能让它们心服口服,下面我们再来做两个实验,让它们心服口服)

1、拼一拼,折一折

孩子们,我们又活动起来吧,拼一拼折一折,让它们看一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拿出一个三角形(不管形状),撕下三个角,然后拼在一起(注意三个角的顶点要在同一个点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拼成了一个平角,这一点就是平角的顶点)

我们再拿出一个三角形,折一折(注意科学的严谨性,折的时候不留很宽的缝隙)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个三角形还是组成了一个平角)

通过这三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分形状,不分大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此时,这三个三角形还争吵吗?它们都心服口服了。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轻而易举就平息了一场争吵。现在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呢?

三、练习

1、抢答游戏(答对的给你的那一小组加一分)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是多少度。

这个小三角形再分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智慧角

3、判断(用手语表示)(哪个小组同学全部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回答,口说手划答对加一分)

4、知识扩展

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小朋友发现并提出来的,当时他只有12岁,比你们大一点点,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帕斯卡)

出示课件

孩子们,其实你们跟他们同样聪明,以后,我们就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和规律,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加油吧!

四、总结

任何一个三角形不分大小,不分形状,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三角形》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与反思》摘要:

1、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

《三角形》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叫的度数。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教学难点:

用不同方法探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量角器、白纸一张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生:三角形有三个角……

出示课件:(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三角形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非常有必要,是对学生概念认识的培养。]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师: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师:有谁画出来啦?生1:不能画。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吧(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设计意图:借助矛盾让学生明确三角形内角和的取值范围,为下面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生:是180°。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使学生明白要想得到一个结论指通过特例是不行的,可以先借助特例研究出的结果,然后研究一般例子来验证是否是一样的结论。经历过程比得到一个结论更重要。]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生1:180°。生2:不一定。 ……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汇报结果。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生1:180°。生2:175°。生3:182°。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但出现误差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另寻方法得到结论。]

(三)继续探究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2.汇报验证结果。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师: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生1:量的不准。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

师:现在谁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师: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生:不可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师: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生: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经历思考、验证的过程。] 3.游戏巩固。在四人小组中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1)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2)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

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课堂检测b

1、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3、如图:∠1=( ),∠2=( )

六、布置作业

任意画五个四边形想办法求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并思考四边形的内角和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课堂检测a

1、∠2的度数是15度

2、(1)60度(2)42度(3)50度

3、顶角是40度课堂检测b

1、不能,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不可能超过180度。

2、1080度540度

3、∠1=( 100度),∠2=( 60度)

《三角形》教案篇6

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

师出示三角形,生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a、∠b、∠c来表示。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

3、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a+∠b+∠c”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3.学生测量

4.汇报的测量结果

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巩固知识。

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

环节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课本第68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判断题

(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可能是30度,60度,70度。()

3、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三角形》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

粽子情教案模板7篇

中班手工泥教案模板7篇

创意美术雪教案模板7篇

有趣的科学教案模板7篇

数字七教案模板7篇

雨的社会教案模板7篇

科三美术教案模板通用7篇

幼儿园绘画课教案模板7篇

防欺凌手教案模板7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7篇

《三角形》教案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