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优秀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提升教学的相关性和有效性,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书面计划,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质教案,​,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鸟的天堂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5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 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

3、通过朗读,想象,同作者一起感受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

鸟的天堂

学生齐读题,再个别读题。

说一说:

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个课题的,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读课题。因为天堂里很美,小鸟生活在天堂里很华蜜……)

2、通过课前自学收获,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天堂的美或是小鸟的华蜜生活。

3、个别质疑,相机引出下环节。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完后,针对怀疑同桌探讨,能解决的问题同学间解决。

2、建议由几名同学读课文。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可以多样。最终共同确定,因为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以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3、带问题,听朗读:

⑴同学读的句子是否通顺,每个字的字音是否标准。

⑴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何不同?

4、生字词巩固,针对问题,重点指导。如:

“枝干”“数不胜数”“应接无暇”“拨”等。

5、解决问题:

第一次:

我和挚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其次次:

其次天早晨,“我”和挚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

谈话法。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书:鸟的天堂)

3、读题、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大屏幕出示句子)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 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篇4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

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同学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身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效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同学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同学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同学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身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同学个体差别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效果的展示,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同学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让同学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效果。

??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同学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同学联系上下文,联系同学实际,以及自身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同学充沛发表自身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同学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数不胜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考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同学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同学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优秀,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一起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优秀“小鸟”参与鸟类演讲竞赛。课件出示:俺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俺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俺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俺们的友善与维护。此时,俺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同学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同学在实际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同学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身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别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同学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发展。)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5篇相关文章:

鸟的声音作文最新6篇

鸟的声音作文推荐8篇

观察鸟的作文参考8篇

观察鸟的作文优质7篇

4年级观察鸟的作文7篇

鸟的故事观后感8篇

鸟的故事观后感推荐7篇

三年级作文写关于鸟的作文精选7篇

三年级作文写关于鸟的作文最新7篇

观潮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推荐5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