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确保教学环节有序推进,是教师花费时间制定教案的主要初衷,​,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具准备

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12×14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图。

(2)认真审视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再次强调:

第一: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52个十,即520。这里是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决较复杂的乘法计算,一般情况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用竖式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课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2页“练一练”的1-4题)

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

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虚伪上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

五、作业设计

1、小黑板。

2、“五”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3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齐读。

2、知识迁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巡视,生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 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一)、火眼金睛(下列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

(二)、神机妙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米=( )平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建立除法的逻辑推算。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2、方法与过程:经历自主探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计算思维的灵活性。会用逻辑推理“因为??所以??”,能进行观察对比,提高对比能力。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与应用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整十数被一位数除、整百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请大家仔细听好。狐狸装了一筐苹果,今天它要卖苹果。狐狸说:我的苹果可甜了,而且还很便宜呢?2 个苹果只要12元哟?小熊看见了想买苹果,它说苹果价钱太贵了,狐狸就说: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个苹果只要120元钱,小熊高兴地说很便宜了,小猴看见了却说小熊上当受骗了。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说为什么小猴说小熊受骗了?

师:请前后四个同学讨论讨论,说说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3、师:哪组同学能说说你们小组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2个苹果只要12元。”

“20个苹果只要120元。”

4、师:其他小组能否根据他们小组找到的信息,列出算式吗?

生:(1)12÷2=6(元)

(2)120÷20=

5、师:在计算120÷20,该怎样计算呢?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板书: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讨论算法

师:先请你们小组一起讨论计算方法,并试着算一算。

(核对答案)

方法一:因为12÷2=6,120里面有12个十,20里面有2个十,所以,12个十除以2个十的商是6。

师:请和这位同学做法相同的同学举手。

师:560÷70这道题,谁来说一说“因为、所以”?

生:略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的做法吗?

方法二:因为

20=120,所以120÷20=6。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出示题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师:像这组同学这样计算,你们会吗?能不能说出思考过程?

200÷20=? 因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为__×30=240 所以240÷30=

师(小结):结合刚才两组同学的做法,在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时,同学们可以根据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据12÷2=6,求出120÷20=6;在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老师和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不一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板书:120÷20=6 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

师:有没有同学能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师: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个方法: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划0的个数根据除数。

师:再看刚才那4道题,谁来说说该怎么划0?

生:略

2、讲解读法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这个算式?120÷20

(板书:3种读法)

生:120÷20 读作:120除以20

师:这个算式还有其他读法吗?

生:还可以读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已经在上课之前就做了预习,老师要表扬他。

(出示题目卡片:630÷7 400÷80)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小声地说一说这两题可以有哪几种读法?

生:略

师:(出示题目卡片)

选择:算式24÷3,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师:请同学们手势准备、出

(检查手势答案,是否有同学错)

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几种读法。

3、巩固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第33页,看例题;看完的.同学完成练一练的1计算 师:做得快的同学,第一:请你仔细检查

第二:请你任选2题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核对答案)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看没有举手的同学,问他错在哪)

师:挑选200÷2、400÷8这两题,请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三、应用提高

1、第33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师:小巧和小丁丁和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后,来到超市里买鸡蛋,发现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在超市里帮忙分鸡蛋,将210个鸡蛋平均装入3只塑料桶。那么没只塑料桶要装多少个鸡蛋呢?

师:同学们能否列出算式,并试着算算结果。

生:210÷3=70(个)

师:如果要平均装入30只塑料桶呢?又该怎么列示呢?

生:210÷30=7(个)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210÷3和210÷30的异同,并说说做法

生:略

师:210÷3 我们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个0

而210÷30 我们可以先各划去一个0,再用21÷3=7

师:(出示题目卡片)请一组同学来开火车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

540÷9= 500÷5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 24和90÷6= 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学总结6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鸟的作文通用7篇

小学生春节作文三年级作文8篇

作文大全小学生三年级作文7篇

小学三年级上作文写景作文6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鸟的作文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鸟的作文6篇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300字7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小狗的作文参考8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小狗的作文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