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分层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关照到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在每学期初制定教案,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蜡烛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蜡烛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2.能积极探索并仔细观察、记录蜡烛在不同情况下燃烧的情况。
适合年龄:
大班
活动材料:
1.每组大小相同广口玻璃瓶两个和大小不同的广口玻璃瓶1个。
2.每组大小、粗细相同的蜡烛两根和大小粗细不同的'蜡烛两根。
3.记录卡、笔等。
活动玩法:
1.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上面罩上一个玻璃瓶,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记录结果。
2.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瓶,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是大瓶子的蜡烛先熄灭还是小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并记录。
3.幼儿动手点燃粗、细不用的蜡烛,同时罩上一样大小的玻璃瓶,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是粗蜡烛先熄灭,还是细小的蜡烛先熄灭?记录结果。
科学蜡烛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3支蜡烛(一支长、两支短),一个透明的大杯子,一个透明的小杯子,一个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张记录纸和一支笔,同时每组桌上放一支主蜡烛和一个打火机。
2.多媒体课件及展示台。
3.歌曲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运用课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蜡烛的用途。
1.课件引入
师:你们看,谁来了(多媒体演示蜡烛宝宝)?
2.了解蜡烛的用途。
(1)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想一想,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我呢?
(2):我的用途确实很大,我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光明,还可以给你们带来快乐呢!
(3)幼儿点燃蜡烛,并和蜡烛宝宝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二、操作实验,初步感知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呢?
2、幼儿讨论并回答
3、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之间交流实验结果。
4、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瓶子盖到燃烧的蜡烛上,蜡烛会熄灭吗?(请3位幼儿自己解释。)
5、放多媒体,边观看蜡烛熄灭的过程边听蜡烛宝宝解释
三、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
1.师:请你们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2、幼儿回答:一支长的蜡烛、两支短的蜡烛、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3、师交代:我们就来学做小小科学家,去找一找蜡烛燃烧的秘密。你们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然后请你们将发现的现象记录在表上
4、幼儿探索,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
5.组织幼儿交流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有趣的实验,回家后你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也猜一猜,和他们一起来做做实验,好吗?
科学蜡烛教案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燃烧需要空气
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空气多少的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打火机杯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发探索兴趣
(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
(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
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活动,感知燃烧需要空气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点燃两支蜡烛,请你们仔细观察我是用什么办法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的?它是怎么灭的?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
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
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
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1、师:大家来看,做这个实验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接下来的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科学蜡烛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蜡烛
2、蜡烛若干,玻璃口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
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
小火苗会随风“跳舞”。
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
(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展开
1、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2)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
(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2、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1)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2)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3、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
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三、结束
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
科学蜡烛教案篇5
目的:
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准备:
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过程:
一、点蜡烛
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
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蜡烛熄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
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
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
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
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4.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科学蜡烛教案5篇相关文章:
★ 蜡烛教学反思6篇
★ 小学科学教案7篇